新闻中心

电子烟检测新领域:新兴品类受关注,标准动态调整促规范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8-12

CETI8

随着电子烟产品的不断迭代,各类新兴品类层出不穷,给检测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。近期,针对加热烟、烟油补充液、电子烟清洁设备等衍生产品的检测逐渐展开,同时检测标准的动态调整也让监管更具针对性,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加热烟作为电子烟的重要分支,其检测项目正逐步细化。北方某省级质检院近期完成了对 20 个品牌加热烟产品的专项检测,重点关注加热温度稳定性、烟弹材料安全性及释放物成分。结果显示,有 6 个品牌的加热烟在连续使用时,加热片温度波动超过 ±10℃,可能导致有害物质释放量异常;3 个品牌的烟弹包装材料检出微量邻苯二甲酸酯,这类物质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。检测工程师表示,加热烟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电子烟存在差异,需制定专门的检测细则,目前相关研究已纳入行业标准修订计划。
烟油补充液作为消耗品,其质量问题逐渐暴露。华东地区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线上热销的 50 款烟油补充液进行检测,发现 12 款产品的保质期标识与实际稳定性不符。其中,宣称 “常温保存 18 个月” 的某款薄荷味烟油,在模拟存储 6 个月后,尼古丁降解率达 19%,同时产生了微量的甲醛衍生物。此外,8 款产品的瓶口密封性能不达标,可能导致烟油在运输过程中泄漏,增加成分变质风险。检测机构已将相关数据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,推动对烟油补充液包装及存储条件的标准完善。
电子烟清洁设备的检测成为新的关注点。南方某省市场监管局对市面上 15 款电子烟清洁液、清洁棒进行安全检测,发现 4 款清洁液的 pH 值低于 5.0,长期使用可能腐蚀电子烟烟具的金属部件;2 款清洁棒的材质中检出丙烯酰胺残留,这类物质具有潜在毒性。据了解,目前国内尚无电子烟清洁设备的专项检测标准,检测机构暂参考化妆品、日用品的相关安全指标进行评估,业内呼吁尽快出台针对性标准。
检测标准的动态调整让监管更贴合市场实际。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期发布了《电子烟检测标准修订指南(2024 版)》,新增了对 “可吸入式电子烟”“一次性电子烟电池循环性能” 等 8 项指标的检测要求。其中,针对一次性电子烟,明确要求检测电池在 - 10℃至 40℃环境下的放电性能,避免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安全隐患。某检测机构负责人介绍,新标准实施后,一次性电子烟的检测项目从 12 项增加至 18 项,覆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指标。
检测结果在司法案件中的应用愈发广泛。近期,某法院依据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,审理了一起电子烟销售者虚假宣传案。被告宣称其销售的电子烟 “零甲醛释放”,但检测显示该产品在使用时甲醛释放量为 0.08mg/m³,虽符合国家标准却并非 “零释放”,法院最终判决被告退还消费者货款并赔偿损失。据统计,2024 年上半年,全国范围内以电子烟检测报告为关键证据的民事案件达 37 起,较去年同期增长 54%,检测数据成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依据。
企业自检体系的完善推动了检测水平的整体提升。国内某大型电子烟生产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检测中心,配备了气相色谱仪、液相色谱仪等精密设备,可自主完成 23 项关键指标的检测。该企业质量负责人表示,每批产品需经过原料检测、生产过程抽检、成品全项检测三道关卡,自检合格后再提交第三方机构复检,今年以来产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保持在 99% 以上。目前,行业内具备自主检测能力的企业占比已达 38%,较 2023 年提升 11 个百分点。
随着新兴品类的不断涌现和检测标准的持续完善,电子烟检测正朝着更精准、更全面的方向发展。业内专家认为,未来需加强检测技术的前瞻性研究,针对新产品、新风险提前制定检测方案,同时推动检测结果的跨区域互认,形成 “标准统一、检测规范、结果互认” 的监管体系,为电子烟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。

本文网址: https://whyalin.com/news/281.html

联系我们

联系人:刘先生

手机:15071337350

电话:027-87420147

传真:027-87450149

联系地址: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光谷文化创意创业园E10栋4楼

社交分享

Copyright © 2023-2043 武汉亚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